美麗的龍塘 文/谷彥平
時維五月,序屬仲夏,天氣漸熱。端午節前兩天,社區老麥組織16名作家、詩人、攝影家去龍塘鎮采風。烈日炎炎,也擋不住大家的熱情。 龍塘鎮,位于耒陽東鄉十六公里的司楠橋,東接東湖鎮,南鄰南陽鎮、夏塘鎮,西接水東江,北鄰馬水鎮。交通便利,境內煤炭資源、旅游資源都很豐富。
美麗的傳說
據文友伍永順先生講述,龍塘鎮前行兩公里有一座寺廟叫香蘭廟。過去,香蘭廟所在地是口水塘,一年四季,塘水清流,波光粼粼,水歡魚躍,周圍的村民都在這口水塘中捕魚為食。傳說有一天,雷聲大作,霹靂巨響,傾盆大雨,天昏地暗,突然這口水塘中閃一道白光,一條巨龍昂頭甩尾飛入水塘。人們齊聲驚呼:“神龍從天上下凡飛入水塘了!”有人則說:“這不是好的征兆,龍來這里要吃人的!比藗兟犝f,都非常的驚慌,家家戶戶關門閉戶,躲在家里,不敢聲張。
后來,一位神學先生告誡大家:“龍是神,你敬它,它就不會害人,大家不要害怕!”神學先生并教老百姓敬神龍的方式。
于是家家戶戶買來供品,雞鴨魚肉,香錢紙炮竹等,在自己家門口擺好供案,焚香燒紙錢燃放炮竹,男女老少面對水塘跪拜,敬請神龍品嘗供品,歡迎神龍光臨水塘,祈求神龍保佑一方老百姓平安健康。
這一招真的很靈,也許是虔誠感動了神龍,神龍對自己打擾百姓頗感不安。一天,仍然雷聲大作,狂風暴雨,神龍騰空而起,飛往天上去了。從此神龍再也沒來這里,這方土地上的老百姓從此過著平安幸福的生活,而且人丁興旺、財源滾滾。而此地亦更名為龍塘,即今天的龍塘鎮。
美麗的江頭茶場
汽車在鄉村水泥路上七拐八彎,我們來到了江頭茶場。下車后,站在半山腰的馬路上,映入眼簾的全是藍天綠地,一片綠意。深吸一口,那百草味、野花香,讓久居城市的我領略到久違的清新。
俯視整片茶林,山腳下是曲折的江頭水庫,水面波光漣漪,清流碧綠。水庫上面的山坡上便是茶園,一畦一畦植滿了綠茸茸又密又嫩的茶樹。一株株茶樹像一把撐開的綠色小傘,溢出清清淡淡的茶香。
看到我們的到來,茶場工人忙招呼我們喝茶。據茶場工人介紹,清明前后那時正是新茶采摘的時期。春茶采摘時爭分奪秒,“摘得早,采得嫩,揀得凈”已成為春茶采摘的標準。茶葉采來后,用井水洗干凈,倒入團箕里攤放,是保持茶葉質量的重要環節。然后通過殺青、揉捻、烘干、篩分、再烘干、揀選,以保證茶葉的整體質量。
江頭茶場種植面積3000畝,茶園行間種植桂花、茉莉花等遮蔭樹木花卉植物和油肥一號菜等,使用綠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,保護利用天敵的自然控害作用。每畝放養土雞15-20只,治蟲除草,合理修剪,使茶園通風透光良好,減少蟲害的發生。使用太陽能誘蟲燈誘殺毛蟲、茶刺娥等害蟲。利用黃板誘殺茶小綠蟬、蚜蟲等害蟲。
“君子之交淡如水,清茶一杯待親朋!焙纫槐^春茶,聽茶場工人講述采制茶葉的過程,更能體會到茶場老板的那一份辛勤耕耘。
小猛牛糖粑粒廠
接著,大家都來到江頭茶場腳下的水庫邊小猛牛糖粑粒加工廠參觀。糖粑粒是由優質大米、新鮮谷芽、井水煮熟發酵之后制成的一種糖類物質,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種糖。據說,常吃這種糖能使人變得更聰明。
大家一邊看著制糖工人拉、扯、和、斷、做成的純食糖,然后加入芝麻,變成一個個小小的糖粑粒。大家慢慢品嘗,嘖嘖稱贊。
美麗的紅橋山莊
“民以食為天”,臨近中午,老麥帶我們來到紅橋休閑山莊吃中飯。紅橋山莊位于紅橋水庫邊,這里有豐富的物產,山莊的菜絕對土氣。雞鴨是自己養的,蔬菜是自己種的,魚是水庫里撈的,豆腐是自己制作的。適逢周六,老板還殺了一頭香豬,讓食客們大飽口福。在山莊里吃飯、喝茶、聊天,就像進了遠離塵俗的鄉野之家。沐浴田園風光,享受鄉土寧靜,欣賞古色古香的自然美景,體驗深厚而又古老的農耕文化氣息的環境。
山莊還有許多搖搖椅,大家爭先恐后坐上去搖啊搖!這使我想起了一首童謠:“搖啊搖,搖到外婆橋,外婆夸我好寶寶,請吃糖,請吃糕,糖呀糕呀莫吃飽……”。 ……
當然,龍塘鎮的美景還有很多,如孔子學院、胡家園茶莊、玉皇殿老廟等都美輪美奐。山美、水美、人更美。祝愿黃市鎮的明天更加美好!
|